2006年12月24日 星期日

明州的學者友人

LOTTE的家

[7/21週六]

羅蒂(LOTTE)是定人的多年好友,當初念書時就認識,至目前為止都有往來。羅蒂現已經當祖母了,她女兒Monica已經結婚,並生了一個小外孫,讓她高興不已,但大兒子Thomas,年己卅五,尚未結婚,也會令她心中仍有一絲遺憾。羅蒂的家在明城西南方的黃金谷,約好今天早上開車去她家吃BRANCH。


我們到達羅蒂家時,她已在家門口等候多時,並且熱情地招呼我們,與定人相互擁抱;她說她們至少有五年不見了。羅蒂是瑞士人,會講德語,英文的腔調有點瑞士口音,但她講話速度慢,溫文優雅,外表看來是有歐洲貴婦人的氣質,因為一看到她,就會讓我聯想起奧大利赫本的那種神情。

蘿蒂住的房子不大,是雙併型的房子,但整理得很乾淨,擺飾也相當典雅。她的廚房與餐廳間有一個大的窗,食物可以由廚房裡遞出來,餐桌就在窗口下。兩相結合,使廚房與餐廳的距離拉近不少。

她招呼我們先到客廳。客廳較大,有落地門直接可以走到外面青翠的草坪,還有後面的森林.。陽光由東方照射在草坪上,綠色顯得格外明亮。客廳有一座鋼琴,不知主人是否常常眷顧,只聽到空中飄來國家電台的柔和音樂,讓人有心曠神怡之感。不管如何,客廳中的那盆花,種在一個古老的木箱中,是以前的搖籃,最能享受這樣的一個清晨。在這裡不必有燦爛的花朵,只要有綠葉的溫柔。

據定人說,羅蒂過去的生活也相當辛苦,必須一方面念書,一面照顧小孩。她先生是在UNIVAC做事,兩人育有兩個小孩,但與先生很早就離婚了。離婚後兩個小孩分別與父母不同時間一起住,如今小孩均己長大成人。定人常說,夫妻到真的不能在一起時,離婚也許是一個不可避免的方式,但像蘿蒂他們離婚後,兩個小孩仍依約定有固定的時間與父母居住,使小孩的生活不受父母離婚的影響,對中國人而言,這樣的安排往往需要相當大的智慧。

不久,我們的BRUNCH開始了。桌上擺滿了麵包、乳酪及各種佐味,主菜則是起士烤蛋。瑞士人吃起士是有名的,各種不同的起士可以讓你分不清到底那一種最好,實際上也各有特色。以前吃起士大概只能選夾麵包那種黃色起士,後來發覺其他較軟性甚至較流質性的起士也有不同的風味,其濃淡鹹香的質感均會讓人有不同的美食感受。

我們吃了一半後,她的大兒子湯姆斯也回來了,他正忙著修理車子的剎車。湯姆斯長得英俊健碩,學的是土木,現在是在一家營造公司當監工。他很健談,應該是女人心目中的對象,可惜到現在仍未結婚。是否因為其雙親的不幸婚姻而心存恐懼,則不得而知。

吃完BRUNCH已近中午,定人與另一位簡遜教授DR JENSEN有約,因此不久我們就離開蘿蒂家。為找到簡遜教授的住處,我們特別請湯姆斯在雅虎網路(http://www.yahoo.com/)上查詢路線途,並直接列印出來。湯怕我們迷路,還為我們帶一程路,然後離開。

訪問簡遜教授

簡遜教授已經退休,是定人以前的老師。現在住在明城東南方一間學校退休人員的集合住宅。這是一個美好的天,天空亮得出奇,我們按圖索驥,很容易找到簡教授住的地方,實際上他已在門口等候多時了。

簡教授身材高瘦,但看來頗健朗,身穿紅色的襯衫,腳踏球鞋,顯出十分活力的模樣,看不出已經七十歲。他住的住宅在二樓,但因為太太不在家,不便接待我們上樓,只能帶我們就該宿舍所提供的公共設施作說明。這是一個專供退休人員住的地方,除私人住宿的部份外,尚有公共的廚房、餐廳、會議室及圖書室,其門前有一個高爾夫球練習場。樓下設有中庭,亦有小菜圃,可供人種花或種菜。為保護這些年高的退休的人員,整棟大樓亦設有保全設備。



這種退休式住宅在美國已開始流行,等於一個具管理風格的社區。私人買下其中某單位居住,其餘則可使用公共提供的服務,每個單位只需繳交管理費。其優點是可以相互照顧,而且可以不必煩惱庭院的除草及整理的問題。在美國私人擁有住宅,常必須定期整理花園及庭院,以維持一定的外觀水準。有些退休人員已無法做這些事。住進這種集合型住宅,因此可以解決他們的問題。

簡遜教授退休已有五年,著有「Argumentation」一書。因為定人下學期想開相同的課程,故就此與他討論,他也特別拿出其著作送給定人一本。我們閒聊了一會兒,就離開簡教授住處,前往明城南方與伊弗琳ERYLIN會合。

伊佛林的家

伊是定人在成大認識的好朋友,她今年一月才到台灣,這次我們到明城來,第二 個目的是要與她一起北上到北邊的湖區渡假。我們由35E號公路往南行走,約需45分鐘方到伊的住處,這裡很接近明城的國際機場。伊的先生彼得,是一位詩人。伊研究德語文字學,兩人在國際均相當有名望。我們到時,他家正好也有由德國來的親戚,是彼得的叔叔與嬸嬸。我們寒喧坐定,開始吃些我們帶來的零嘴,還有伊由冰箱中拿出來的大乳酪,他們家的老狗邦吉也來湊熱鬧。邦吉是一條捲毛狗,白色的毛,看起來像玩具狗一樣。伊說邦吉已經是老狗,現年十五歲,換成人類的年歲已是九十高齡,所以不吵也不鬧。

彼得的叔嬸不喑英語,所以交談時由彼得充當翻譯,但這樣我們也交談得相當愉快。彼得個性開朗,也常常喜歡搞笑,他曾來台灣多次,也學了幾句國語,所以談話中常會冒出:「是啊」、「對啊」等話,而且常故意把它說得很重的音,弄得大家大笑不止。



晚餐是豐盛的,伊很會做菜,也會煮中國菜。今天桌上有馬鈴署泥及扁豆,還配以紅酒為佐餐酒。伊喜歡講話,飯桌上話匣子打開來就會說個不停,這次因為德國的親戚不會英文,所以每一個故事她都要講兩次,一次用德語、一次用英語,她講了半天都不會嫌煩,只是大半的主題都圍繞著邦吉。她說有一次帶著邦吉遊歐洲,到維也納。她女兒COTTY帶著這一隻小狗去一家雜貨店,她把邦吉綁在門外,可能沒綁好,有一隻野狗來騷擾他,把邦吉嚇跑了。伊不見邦吉,簡直急瘋了,趕緊到處打電話,幾乎把全維也納的警察局及可能的場所均打遍,弄得警察局上下不安。結果有一位好心人打電話來,說他看到一隻Puddle狗腳底流著血在流浪,是不是她的。這樣才結束這一段驚憟之旅。唉! 美國人沒有狗,我看話題會減少一大半。

沒有留言: